因身體原因無法接種新冠疫苗 該如何做好防護?
當前,我國新增本土感染者數量仍處于高位,疫情仍在發展階段。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感染后發生重癥和死亡的最好措施,然而有一部分群體因身體原因無法接種,他們特別是其中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該如何做好防護?
如果無法接種疫苗 要從四方面做好自身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感染后發生重癥和死亡的最好措施。
因一些特殊情況不能接種疫苗,或者暫時不能接種疫苗,應該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對此,王華慶給出四點建議:

王華慶同時提醒,要保護好老年人,老年人周圍的人,要做好個人防護,尤其家里和其他接觸老年人的人要打疫苗,對老年人是一種保護。另外,如果健康碼發生異常,建議不要再去接觸老年人,一旦感染,傳染給老年人,風險非常大。
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增高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的危害越來越小?
本輪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比例增多,不少公眾疑惑這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的危害越來越小、新冠病毒正在向流感化發展。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隨著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種比例越來越高,人群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斷提高,加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本身的致病性不及其他毒株強,感染者的臨床嚴重性按照每百名發病人數的比例統計,確實有所下降。
但吳尊友強調,無癥狀感染者只是一個時點狀態的概念,今天的無癥狀感染者到明天或后天也可能變成輕型或普通型病例,人們應該更關注其傳染性的高低。
對此,吳尊友介紹,奧密克戎毒株由于其傳播速度快、感染人數多,疫情造成的死亡總數及社會危害與影響,并沒有因此而減輕。這也提示,奧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嚴重的,新冠肺炎不是“大號流感”。